在我市年初举行的决策咨询工作座谈会上,有几位专家建议巴中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。目前,我市已与四川华信能源集团签约了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。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产业,市决咨委和市委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到山东、河南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。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油用牡丹产业的基本情况
牡丹综合利用的经济价值大幅增长。长期以来,牡丹主要用于观赏和根皮入药。2006年,山东菏泽突破牡丹籽脱壳、脱臭、脱色技术后,山东、河南等地进行深度开发牡丹籽及其附产物的综合经济价值。据测算,1吨牡丹籽可产油0.2吨、牡丹胶粉0.15吨、牡丹营养粉0.36吨、牡丹多糖0.086吨、牡丹原花色素0.036吨、牡丹黄酮0.008吨、荚果2吨、加工纳米木粉0.96吨,经济价值可达10-50万元。牡丹的花蕊、花粉等可生产化妆品、保健品,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。
牡丹籽油的保健功能十分诱人。据检测,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%以上,其中人体不可缺少又不能自身合成的α-亚麻酸(被称为“血液营养素”“脑黄金中的脑黄金”)占42%,是被称为“液体黄金”的橄榄油的60倍,同时富含牡丹酚、牡丹皂甙、牡丹多糖、氨基酸等,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。牡丹籽油与其它油料主要指标比较见表1。
表1:牡丹籽油与其他植物油料成分对比表
|
不饱和脂肪酸(%) |
其中:不饱和脂肪酸分项指标 |
饱和脂肪酸(%) |
||
a-亚麻酸(%) |
油酸 (%) |
亚油酸(%) |
|||
牡丹油 |
92.42 |
42.35 |
21.54 |
28.53 |
7.20 |
茶 油 |
90.10 |
2.30 |
78.80 |
9.00 |
9.90 |
橄榄油 |
85.30 |
0.70 |
77.00 |
8.00 |
14.00 |
大豆油 |
82.00 |
6.70 |
23.60 |
51.70 |
15.20 |
菜籽油 |
80.90 |
8.40 |
56.20 |
16.30 |
12.60 |
花生油 |
77.30 |
0.40 |
39.00 |
37.90 |
17.70 |
种植油用牡丹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。2011年3月,牡丹籽油被卫生部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,市场价值达每斤600元以上。就目前情况分析,牡丹籽具有产量较高、出油率较高、市场价值较高的优势。从种植户看,一次种植可利用30-40年,相较于大豆、花生等油料作物,劳动强度低。盛产时亩产牡丹籽300-400kg,目前收购价15-22元/kg,加上花瓣、花蕊和丹皮等收入,亩均产值近万元,比较效益明显。
表2:油用牡丹与其他油料作物亩均效益比较表(仅限油用效益一项)
|
亩产量(kg) |
出油率 (%) |
亩产油量(kg) |
当前油料价格(元/kg) |
当前每亩油料产值(元) |
牡丹籽 |
400 |
18 |
72 |
1200 |
86400 |
油橄榄 |
320 |
15 |
48 |
120 |
5760 |
花 生 |
220 |
42 |
92.4 |
27 |
2495 |
大 豆 |
180 |
16 |
28.8 |
10 |
288 |
油菜籽 |
150 |
35 |
52.5 |
16 |
840 |
菏泽市油用牡丹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菏泽被誉为“中国牡丹之都”,牡丹种植历史悠久,是目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牡丹繁育、栽培、科研、加工、出口、观赏基地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。2013年习总书记在该地调研时,给予了高度评价。该市成立了牡丹产业化专职办公室,并对以往扶持政策完善补充,于2014年8月出台《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》,从种植、加工、科研、市场开发等方面,推出12项优惠政策,当年市级财政补助4000万元,以后每年增加1000万元,另设立5亿元牡丹发展基金。今年4月,该市制定《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实施细则》,从种植基地规范标准及补贴、基础设施贷款贴息、科研成果奖励、产业宣传与花事活动奖励、出口奖励、种植专业乡镇(村)奖励、深加工项目贷款贴息等方面制定36条具体细则。
截至2014年,该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46万亩,占全国42%以上,其中达产约8万亩,产值近20亿元。计划今年底达60万亩,2016年达100万亩,2020年达200万亩,建成国家级牡丹生产科研观赏核心区、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际最大牡丹产业化生产基地。目前,该市已有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37家,尧舜、盛华、瑞璞等牡丹深加工企业120家(其中出口企业11家),牡丹专业科研机构17个,累计取得科研成果60多项,技术在全国领先,牡丹籽油提炼处于全球绝对垄断地位。现阶段,其产业链正向医药、食品、保健、日用、工艺、旅游等领域延伸,已开发衍生产品100多个。
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印发《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》,计划到2020年,全省种植牡丹400万亩,其中油用牡丹370万亩,年产牡丹籽110万吨,产值200多亿元,年生产牡丹籽油20多万吨,综合效益超过1000亿元。
洛阳市油用牡丹产业也形成较大规模。洛阳牡丹甲天下,但长期以观赏闻名,近年才加大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推进力度,在基地标准化建设、技术服务机制健全、产业集聚区推进、龙头企业扶持、产品目录建管等方面具体着力。截至目前,种植牡丹15万亩,其中油用牡丹13万亩,达产面积5万亩,2014年产值12亿元。计划2020年达100万亩,其中油用牡丹90万亩,实现产值300亿元。
成都彭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在省内领先。牡丹是彭州市花,唐宋时就名扬天下。目前,彭州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牡丹种植和观赏中心,其牡丹花会自1985年至今已举办31届,为全国三大牡丹花会之一。该市自2013年始,坚持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模式,大力发展油用牡丹,目前已达5000亩。2014年出台《牡丹产业发展奖补办法》,市财政补助100万元,成立牡丹产业推进办。通过规划引导和示范带动,力争4年内发展3万亩,5至10年达10万亩。
绵阳市油用牡丹产业已经起步。四川国康农业公司在绵阳种植牡丹30余年。目前,该市油用牡丹已发展3000余亩,其产业价值正逐步显现。
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处于试种阶段。达州市通川区2013年招商建立了油用牡丹示范园区,目前种植面积3500亩,通过牡丹籽播种和1年期、2年期牡丹苗引种试验,取得初步成功。
二、对我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建议
油用牡丹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,是一个可供巴中选择的产业。虽然巴中及周边市已开始种植,但是我们认为在巴中发展油用牡丹存在一些风险,需审慎推进,现提出如下建议:
(一)深入论证,为牡丹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
一是深入论证环境适应性。牡丹喜凉恶热、宜燥惧湿、喜光亦耐半阴,适宜在中性沙质土壤生长,忌黏重或酸性土壤。我市年平均气温、降雨量、相对湿度均较高,黏重黄泥土壤占比较多,且成片田地大都靠近山脚、河谷,雨季易积水,这些地理环境与菏泽和洛阳有显着不同,哪些区域、哪些地形、哪些土质适合牡丹生长,以及种什么品种,需深入论证和科学实验。
二是深入论证投资效益。从投入看,油用牡丹一般栽植两年生种苗,平均0.5元/株,每亩种3300株,每亩种苗成本1800元左右,每年管理约需800元,且3年才能初产,初产前亩均投入在4200元以上。从产量看,初产时每亩产牡丹籽约50kg,5—8年才能盛产,每亩产牡丹籽产量从250kg逐步达到400kg,因此第三、四年每年每亩约有1000—2500元产值,第五到七年每年每亩约有3000—6000元产值,第八年以后才能达到每亩7000元左右的产值,投入大、见效慢,考验业主实力和农民信心。从价格看,尽管牡丹籽油价格昂贵,种植油用牡丹和生产牡丹籽油效益好,但以山东乃至全国的发展势头,5-10年内可望成为大众消费品,价格将回归理性,业内专家预测最终达到比橄榄油略高,即150—250元/kg。这势必导致牡丹籽价格下降,达到8—10元/kg,亩均产值下降到3000元左右,比较效益不显着。如现在开始发展,几年后盛产之日,正是价格回归之时,投资回报情况需进一步论证。
三是深入论证市场前景。牡丹籽油价格高,味清淡,一般不会作为主要食用油,需求量不会很大,大规模种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,巴中种植多大规模需深入论证。另外,牡丹的高附加值在于全身是宝,产业规模是基础,全产业链发展是关键,若不能全产业链发展则只能提供初级产品,定价处于弱势,效益处于低端。
(二)开展试种,为牡丹产业发展积累经验
为验证油用牡丹在我市的环境适应性和产量、效益情况,降低风险,并为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,支持华信集团100万亩牡丹产业发展,建议农业部门出资进行小规模试种。在每个县区选取2—3个乡镇,分别在河谷平地、半山坡地、高山台地等不同地形不同土壤试种不同品种。每个试种区域面积为1-2亩,种植4年生苗以缩短试验时间,尽快达到效果验证,为大面积推广取得经验。
(三)引进业主,促进牡丹产业全链开发
油用牡丹产业投入大、见效慢,农民自发种植的积极性不会很高,只能走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农户参与的路子,依托产业龙头企业,以“企业+专合组织+基地+农户”模式发展。在牡丹的种植上,既引进外地业主,也注重培育本地业主。为调动业主积极性,促进规模开发,市、县(区)政府可根据国办发〔2014〕68号文件,对一定规模的种植给予财政补助(目前,菏泽市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主体,市、县区财政分别每亩补助800元、300元,合计1100元)。在加工上,最好是引进尧舜、瑞璞等业内成功的大企业,其资金、技术实力雄厚,产业链和市场培育成熟,可以较好地解决投入、技术及市场问题,实现全链开发。走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研发及配套等各环节、全方位的完整产业链发展道路,从而避免沦为原材料产地,实现稳定产品收购价格、增加就业岗位、提升全市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目标。
三、菏泽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我市开发特色资源的启示
(一)开发特色优势资源的根本是坚定决心。菏泽在山东的地理位置、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市在四川的情况类似,丰富的特色优势资源一直未能形成特色优势产业,近几年深度开发油用牡丹,迅速将其培育成特色支柱产业,既带动农业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,又推动工业发展、提高产业化水平。我市特色优势动植物品种资源远较菏泽为多,开发特色优势品种资源的环境远较菏泽为好,只要坚定决心、坚韧不拔、持之以恒,就一定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胜势。
(二)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前提是技术创新。菏泽牡丹长期以观赏和获取丹皮为主,附加值低,对带动百姓致富作用不大,其根本原因就是牡丹油提炼过程中去壳除臭脱色的问题没有解决,其价值一直被埋没。菏泽市正是支持企业突破了这些关键性技术,才引发一场牡丹产业的革命。突破特色优势资源的种养技术、加工技术,最重要在于本地技术力量与科研院所的有机结合,只要加大扶持力度,假以时日,就一定会取得显着效果。比如我市核桃、茶叶种植规模比菏泽现有牡丹种植规模要大得多,如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,效益会大幅增加。
(三)壮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关键是政府引导。菏泽市为引导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制定了专项规划,成立了专门机构,预算了专门经费,设立了专项基金,并连续出台多个文件予以扶持,最终取得明显成效。政府引导最重要的是舍得投入、培育业主、创造条件,只要始终抓住这三个方面,就一定可以开辟出我市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发展道路。
附件1 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(摘要)
附件2 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实施细则(摘要)
附件1
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(摘要)
第七条 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负责牡丹产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审批、检查和验收及奖补资金监管等工作。
(一)项目申报。各牡丹产业项目建设主体在项目建设前,向项目所在县区主管部门和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申报立项,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结合县区主管部门意见确定是否立项。未申报或未被批准立项的,不享受奖补政策。
(二)项目验收。……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统一汇总审核,给予奖补。
第十一条 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基地,经申报核准列为市牡丹产业化重点项目,给予银行贷款三年全额贴息。
第十二条 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不符合贷款条件或不需要贷款的牡丹种植主体,由市财政连续三年按每亩8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。
第十三条 鼓励开展“牡丹种植专业村”创建活动。行政村牡丹种植面积成方连片达到1000亩以上的,由市财政对行政村村委会一次性奖励3万元,并命名为“菏泽市牡丹种植专业村”。
第十四条 鼓励开展”牡丹种植专业乡镇”创建活动。乡镇牡丹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的,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,并命名为“菏泽市牡丹种植专业乡镇”。
第十五条 对牡丹深加工龙头企业,用于牡丹深加工项目建设和牡丹籽、花瓣等原材料购进的银行贷款,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贷款全额贴息,单个项目贴息金额不高于100万元。
第十六条 对牡丹出口企业,按出口货值的百分之五(以菏泽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)给予奖励。
第十七条 设立牡丹科研基金200万元,主要用于牡丹育苗科研实验,开展牡丹生长规律研究,以及牡丹产业的技术研发、产品开发、成果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。
第十八条 设立牡丹技术专业培训经费100万元,主要用于牡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。
第十九条 设立牡丹产业宣传推介专项经费600万元,主要用于牡丹产业的宣传推介、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大型花事、牡丹论坛、牡丹书画展等活动。
第二十条 设立展示、竞赛专项经费100万元,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参加国际花事活动,获得重要奖项的每次奖励2—10万元;参加国内花事活动,获得重要奖项的每次奖励1—5万元。
第二十一条 对现存和新增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基地,在水、电、路、沟、渠、桥、涵、井等基础设施方面予以配套。基础设施配套由所在县区负责。
第二十四条 县区政府根据牡丹种植主体的需要,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。
第二十五条 对牡丹产业基地,建立技术指导联系卡制度,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。
第二十六条 油用牡丹种植主体可与加工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,实施保护价收购。
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有效期3年。
附件2
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实施细则(摘要)
第三条 补贴范围为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新增成方连片面积不低于1000亩,且未享受专项贷款贴息的牡丹种植基地。
第十一条 第二、第三年验收标准按第一年标准进行。
(一)项目地块因损毁或其他原因导致面积减少,仍达到1000亩以上的,按新核实面积进行补贴;达不到1000亩的,不予补贴;经及时补植达到标准的,可继续予以奖补。
(二)育苗地块,出售种苗后,又进行栽植或重新育苗的,补贴时限与原种植、育苗地块连续计算。
第十三条 贷款贴息额度:市财政第一年每亩最多承担4000元贷款的贴息,第二年最多承担6000元贷款的贴息,第三年最多承担8000元贷款的贴息。
第三十二条 对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基地,水、电、沟、渠、路、桥、涵、井等基础设施配套须在第二年7月底前完成。